

采收食用菌预示着种植接近成功,但食用菌的采摘,这看似容易的操作,里边却隐伏着一定的技术含量,稍有不慎,也可能给种植者带来或大或小的损失。所以,采摘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
一,掌握好采收时间。
▪食用菌和其他农作物一样,都有成熟期,然而,食用菌的成熟期很短,这也是它的生长特点所决定的。
▪大多数食用菌种类,子实体生长速度奇快,自子实体形成到成熟,只需要几天时间。种植者如准备不足,特别是种植数量较多,主要鲜销的品种,不能短时间完成采收的种植者,很可能就因为采收不及时给自己造成损失。
▪如平菇,采收不及时,子实体成熟过度,菇盖韧性较差,边缘开裂,运输极易破碎,就会产生较大损耗,同时外观破损,也严重影响商品性,进而影响销售价格,降低收益。另外,过于成熟的平菇,还会产生大量的孢子粉,弥漫在有限的种植空间内,使空间内孢子浓度超标,不进行处理,很容易引起空间内作业人员孢子过敏反应,影响身体健康。
▪鸡腿菇,具有自溶现象,一旦在成熟期过晚采摘,子实体先是变黑,接着溶化成黑色液体,腐烂变质,失去食用价值。这种自溶现象如规模性出现,将会给种植者将带来重大损失。另外,自溶产生的黑液一旦进入覆土层,便很难处理。黑液下部新生菇体,顶着黑液破土,菇盖被黑液浸染,会严重影响菇体外观品相,造成商品性较差的后果,进而影响销售,降低种植者收入。
★可见,在大多食用菌种类中,选好采收时间极为重要。一般食用菌在7、8分熟时就要进行采摘。这样的菌菇外观新鲜、口感好、不影响产量,还能卖上好价钱,益于种植者稳定的经济收入。
二,掌握好采摘方法。
食用菌的采收,具有一定的方法,这是每一个种植者都必须掌握的。
【1】采摘前的准备。
任何一种食用菌的采摘,都必须做好采摘前的准备,准备不充分,就会给种植者带来损失。
⑴停止加湿。
▪食用菌采摘前,最忌讳加湿。
▪菌菇子实体中,80%以上是水分,特别是接近成熟期,其对水份的吸收速度之快,让你无法想象,如果晚上加湿,早晨菇农见到蘑菇的子实体肯定是圆圆鼓鼓,含水欲滴。
▪水分含量达到以上状态的菌菇,如进行采摘,就是大家所熟识的“水菇”。“水菇”现象出现,会致使食用菌组织极脆,在采摘和运输过程中,稍有挤压,子实体就会断裂,造成大量损失。并且使食用菌保存期大大缩短,容易出现腐烂现象,给采摘、运输、销售带来无法解决的难题。
★正确的方法是:在准备采摘的前1~2天,停止采收场所加湿,使食用菌含水量降低,这样就解决了“水菇”出现的所有问题,同时还增加了食用菌韧性、降低损耗,延长了保存期。
⑵做好人员安排、培训。
▪目前为止,任何食用菌种植中的采摘还都是人工采摘,包括工厂化种植在内。
▪食用菌种植中,日常管理人员较少,而食用菌采摘时间集中,用人工数量较大,临时招收采菇人员是必然。所以对于菇场来讲,特别是种植规模较大的菇场,负责人最好提前做好预判,提前做好人员招收,免得出现采摘时,因人手不够而延误采摘。
▪采收人员招收完毕,一定要做好培训,特别是没从事过食用菌采摘的新手,必须从采摘方法、手法、工具使用及工具消毒等方面入手,进行全面培训。层架式种植,存在要登高采摘的,还要做好安全培训,予以提醒。避免因采摘给下茬菌菇生长带来负面影响或出现生产安全问题,这是十分必要的。
【2】采摘方法。
食用菌的采收,不同生长状态的菌菇有不同的采摘方法,采摘的总体要求是,不能带落培养料,不能伤害生长中的菌丝体和幼小子实体,提倡使用刀具采摘。
⑴簇生型食用菌。
簇生型食用菌的特点是,多个子实体一个主根,主根上分出别生长多个子实体。这样生长的子实体,如全部成熟,应一手扶住子实体,一手握刀,从培养料表面,切断主根,子实体采摘下来后,再进行个体分解,平菇采摘就是这样。如上部成熟,下部尚未成熟,需扶住成熟的子实体,一手握刀,从成熟的子实体根部切断,不能伤害到未成熟的子实体,鸡腿菇就是这样采摘的。
⑵单生型食用菌。
单生型食用菌有生理性单生,例如双孢菇,还有梳理性单生,例如白灵菇、杏鲍菇。
单生型食用菌生长相对独立,采摘时,一手扶子实体,一手握刀延培养料料面切断根部即可,下刀时,千万小心,别误入培养料,伤害到菌丝体或幼菇。对小型单生菇,可不用刀具,一手按住子实体根部培养料,一手轻轻扭转子实体,使其根部断裂取下即可。也可一手操作,但非熟练者慎用。
⑶丛生型食用菌。
丛生型食用菌的采摘,最为简单,因其采摘时,不予考虑幼菇,只考虑尽量不带落或少带落培养料,少伤害子实体即可,如金针菇、茶树菇等。
★采收中一定要注意所使用的刀具消毒,一般一袋次就需进行一次消毒。
三,做好包装。
▪采摘下的食用菌,需要运输或储存,所以做好包装也很是重要的。
▪蘑菇包装,大多进行切根去土后,采用标准塑料袋封装,再放入纸箱。这样搬动、运输等方便,还避免挤压发生损害。只是装入塑料袋时,要轻拿轻放即可。
▪对于食用菌鲜品的运输,冷链运输最佳。
食用菌的采收,一摘一放之间看似简单,但因其鲜品的特殊娇嫩性,采摘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。种植者应该特别注意,稍有不慎,到手的鸭子,也可能飞掉。所以,细致安排、小心操作、做好包装很是重要,这也是实现高产量和高收入的重要保障。(来源:初始农人)